夜空中的星星除了幾顆是行星外,其它的都是像太陽那樣能自身發光發熱的恒星。
對于肉眼可見的行星來說,不同顏色主要是由其表面的大氣和地貌性質決定的。例如火星表面就是赤紅色,所以看起來顏色發紅。對于恒星來說,顏色完全由其表面的溫度所決定。
我們首先來舉一個生活中的例子。在煉鋼爐里,鋼水是藍白色的,出爐之后,鋼水的溫度慢慢降下來,顏色也逐漸變黃、變紅、最后凝成黑色的鋼錠。鋼水顏色由淺變深的這個過程,也是溫度由高變低的過程。
同樣的道理,恒星有不同的顏色,也是因為其表面的溫度各不相同。對于大多數恒星的精確顏色,肉眼很難分清楚。但是,有些亮星的顏色還是非常容易看出來的。因此,我們可以根據恒星的顏色,來估計它們表面溫度大約是多少。
太陽看上去是白色偏黃,它的表面溫度大約是6000攝氏度?椗鞘前咨,它的表面溫度也就比太陽高,差不多有10000攝氏度。天蝎座的紅色心宿二,其表面溫度不會超過3600攝氏度。這顆恒星的顏色很紅,有些像火星的顏色,所以又被稱為“大火”。著名的獵戶座有七顆亮星,其中六顆是藍白色的,還有一顆叫參宿四,是紅色的(這顆恒星是演化到末期的紅巨星,隨時都有爆發為超新星的可能)。
恒星的顏色會變化嗎?
鋼水顏色的變化非常明顯而迅速,恒星的顏色是不是也會變化呢?正是這樣,恒星也不是恒定不變的,它們也有從產生到滅亡的演化過程,其表面溫度在不同的演化階段也是不一樣的。但問題是,恒星的一生在人類看來非常漫長(例如,太陽的壽命大概有100億年),因此,恒星的顏色變化非常緩慢,人類難以察覺。 |